欢迎你进入科技大田机械产业专题信息!   注册 | 登录
位置:科技大田机械产业专题>>资讯>>市场>>内容阅读
聚成科技 :引领钨丝金刚线产业革新之路

江苏省近日公布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结果,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成科技”)的“钨丝金刚线”成功入选。这项突破性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精准应对光伏行业向“大尺寸、薄片化”发展的关键需求,为硅片切割环节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打破钨丝应用的“清洗”壁垒

聚成科技于2017年落户苏宿园区,是一家专业从事电镀金刚线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首家掌握钨丝金刚线核心技术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其主营的钨丝金刚线锯、碳钢金刚线锯是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基础耗材,产品质量和销量均处于行业前列。

据介绍,聚成科技对钨丝金刚线的研发,源于对下游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近年来,光伏硅片行业朝着“大尺寸+薄片化”方向快速演进,这对切割工具提出了“细线化、高良率化、低TTV化、高速化、低断线化、省线化”的严苛目标。传统的碳钢母线在进一步“细线化”过程中渐显乏力,而钨丝母线因其更优的抗拉强度、硬度、纵向弹性系数和耐腐蚀性,展现出更大的线径下探潜力,成为技术突破的理想方向。

然而,将潜力转化为现实产品,道路并不平坦。研发团队遭遇的首个关键技术难题出现在最基础的预处理环节。他们发现,钨丝母线与碳钢母线的拉拔流程中使用的介质不同,导致常规的碳钢线预清洗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钨丝母线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母线基体与镀层之间的结合力就会不足,将直接影响产品在客户端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该公司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回顾道。面对这一挑战,团队没有简单套用现有方案,而是基于对钨丝母线特性的全面分析,从头开始探寻工艺路径,最终开创性地研发出一套专门适配钨丝母线的预清洗工艺,为后续产品的成功开发与量产扫清了首要障碍。

攻克了这一前置难题后,钨丝金刚线的性能优势得以充分显现。相比碳钢金刚线,它具有更高的破断拉力、更优的耐腐蚀性和更好的韧性,使其在线径进一步细化方面潜力巨大。在实际切割应用中,这意味着更低的断线率、更高的切割效率、对快速切割工艺更好的适应性以及最终带来的出片率提升。经实际验证,采用钨丝金刚线进行切割,单产可以提升3%以上,为下游客户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

协同客户打通“工艺适配”环节

科技成果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市场应用来检验。聚成科技的钨丝金刚线不仅适用于多晶硅、单晶硅切割,也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磁性材料、微晶玻璃等多种硬脆材料的切割。2021年首创并推向市场后,钨丝金刚线在切割晶硅行业领域的渗透率目前已超过90%,已成为市场主流选择。聚成科技为该项产品规划了高达9000万公里/年的总产能,展现了对其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心。

任何创新材料在推广初期,都难免会遇到“好材不敢用、不会用”的顾虑。钨丝金刚线在项目推进伊始,客户普遍存在担忧:线径过细是否会导致切割时断线率升高?断线后是否难以焊接修复?现有的切割工艺参数是否需要全面调整?这些顾虑直接关系到客户的生产稳定与成本控制。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聚成科技采取了深度服务客户的策略。他们安排拥有深厚切片技术背景的专业售后支持团队,提供驻厂协助,从切割工艺匹配、切割液大循环系统参数调整,到导轮开槽角度的优化,提供全方位的现场技术支持。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21年供货初期,该公司技术团队前往荣能半导体(示例客户名称)现场协助优化工艺,与客户工程师紧密协作,一边帮助客户设计合适的导轮R角并匹配合理的槽深,一边在公司内部同步对钨丝金刚线的出刃率、出刃高度以及金刚石磨粒的粒形与粒貌进行精细微调。通过这种内外联动、协同攻坚的模式,最终成功匹配出能够实现高产出、低断线率且硅片质量参数优良的稳定切割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迈向“细线化”与多领域替代的未来

此次入选江苏省首批次新材料,不仅是对聚成科技首创并多年深耕钨丝金刚线技术的充分肯定,也使这项创新材料获得认可,有助于提升其在更广泛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据介绍,立足新起点,聚成科技计划充分利用“首批次新材料”契机,进一步放大创新效能。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细线化技术的持续攻坚,在挑战更细线径的同时确保产品的极致可靠性,配合客户不断降本增效,解决行业共性痛点;同时深化与下游领先硅片企业的联合测试与技术合作,让产品能更快速、更精准地适配实际应用场景的迭代需求,形成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

展望未来,聚成科技对钨丝金刚线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在光伏行业,技术演进将继续沿着“细线化”和“高破断力”的方向深化,钨丝金刚线的性能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与此同时,作为性能优异的切割载体材料,钨丝金刚线展现出强大的跨行业应用潜力,预计将在半导体晶圆切割、磁性材料加工等对切割精度要求更高的领域,逐步替代传统的碳钢材质金刚线。聚成科技的实践表明,聚焦关键基础材料的创新突破能够为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